【c4d拾贝】从粗糙度说起(二)

现在深入一个例子,去说明粗糙度。这里以一个树干为例,我们线简单的给树干模型一个树干贴图,这么做的话它看起来很光滑,甚至有反光,塑料感十足:

因此,按之前的(一)所说,我们需要从两方面着手,第一就是增加漫射和反射的粗糙度,减少反光,接着增加凹凸贴图,让表面不这么平滑:

但如果仔细观察,还是能感觉到有平滑感,因此,我们需要置换来加深树干的颗粒感:

置换相比凹凸,可以直接改变模型的表面结构,甚至可以改变模型的大小,这里需要注意的几点:

1)置换贴图的颜色空间改为 raw。贴图的黑白表示,黑往里凹,灰为平,而白为往外凸。

2)贴图没有直接连接到置换节点,而是通过渐变节点再连到置换节点,这样可以更平滑更自然更精细的调整凹凸效果。

3)通过变化范围来改变强度,默认下,新旧值变化范围都是 0 – 1,也就是不变化,为了让凹凸感更强,我们把 0 – 1 旧值映射为-3.284 到 4.42,增强凹凸感。

4)调整凹凸后,有可能模型大小会变大变小,因此通过缩放来重新调整模型到适合的大小。

5)RS 标签可以增加细分来使凹凸更平滑自然,模型状态下就不需要细分曲面了,这样可以方便编辑模型又不影响渲染的细分。

可以看到,光滑的树干表面变的有凹凸感,线条不再平滑而是又颗粒感,更真实一些。

关于如卓

联系我:ruzhuo2024@foxmail.com 爱好:建模,MMA,摄影,编译原理与实现,健身。
此条目发表在c4d建模与渲染, Redshift渲染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